户外路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由六大系统构成,各部件协同工作保障照明功能的性与安全性。
1. 主体支撑结构系统
灯杆作为承重部件,普遍采用热浸镀锌钢制锥形杆体,高度6-12米不等,抗风设计需满足8级以上风力标准。杆体表面经静电喷塑处理,具备耐候防腐特性。特殊场景可选用铝合金或复合材料杆体。
2. 光学照明系统
包含防护等级达IP65的压铸铝灯具壳体,内置高光效LED模组(光效>130lm/W)或高压钠灯(100-150W)。配光系统由PC/PMMA材质的透光罩及二次光学透镜组成,确保光斑均匀度达0.4以上。型号配备智能调光模块,支持0-百%无级亮度调节。
3. 电力驱动系统
包含恒流驱动电源(效率>90%)、功率因数校正装置(PF>0.95)及浪涌保护器(8/20μs波形,通流容量20kA)。传统气体放电灯配置电子镇流器与启辉器,LED系统则采用恒压/恒流双模式驱动。
4. 地下基础系统
混凝土基座按杆高1:10比例设计,C25混凝土浇筑,预埋件采用Q235钢制地脚螺栓,抗拔力≥杆体自重的1.5倍。电缆管道采用φ75mm UPVC管,埋深≥0.7米,配置检修手孔。
5. 智能控制系统
包含光控传感器(照度阈值可调范围5-100Lux)、PLC/ZigBee通信模块及物联网网关。支持远程监控、能耗统计、故障报警等功能,配合天文钟实现季节自适应开关灯。
6. 辅助安全系统
包含等电位连接端子(接地电阻≤10Ω)、防雷模块(响应时间≤25ns)及杆体防盗螺栓。特殊区域配置视频监控、环境监测等扩展接口。
各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,形成模块化结构。现代路灯更集成光伏板(转换效率>21%)、储能电池(循环寿命>2000次)构成离网系统,通过智慧灯杆管理平台实现多杆合一。设计需遵循CJJ45-2015道路照明标准,兼顾功能性、经济性与景观协调性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