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站路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设计需兼顾功能性、安全性与美观性,具有以下特性:
一、高标准的照明性能
车站路灯通常采用高显色性(Ra≥80)LED光源,色温控制在4000-5000K的暖白光范围,既满足《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》的照度要求(站台区域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),又能准确还原物体色彩。配光系统采用非对称透镜设计,确保光斑均匀度(U0≥0.4),避免乘客产生视觉疲劳。特殊防眩光结构使灯具UGR值<19,有效防止光幕反射对行车信号的影响。
二、结构可靠性设计
主体采用压铸铝壳体(厚度≥3mm)配合钢化玻璃灯罩,防护等级达到IP66,可抵御强风(抗风等级12级)和盐雾腐蚀。灯杆采用Q235碳素钢热浸镀锌处理(锌层厚度≥85μm),基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,抗震设防烈度8度。模块化快装结构使维护时间缩短40%,配备可调角度支架(±15°)适应不同站台布局。
三、智能控制系统
集成微波雷达+光敏双模感应,实现30-百%无调光,量高峰时段自动提升亮度至120%。支持LoRa无线组网,可通过PLC系统远程监控每盏路灯的电压、电流、功率因数等参数(精度±1%),故障定位响应时间<5分钟。配备应急电源模块,在市电中断时可维持五十%亮度2小时以上。
四、节能环保特性
采用驱动电源(PF≥0.95,THD<10%),较传统钠灯节能65%以上。部分枢纽站配置光伏互补系统,单灯光伏板功率300W,储能锂电池容量24V/100Ah,阴雨天可持续工作3天。灯具光衰控制在30000小时<5%,符合RoHS2.0环保标准。
五、人性化安全设计
灯杆底部设置防撞护栏(H=0.8m),表面进行哑光处理(粗糙度Ra3.2)。电采用双重绝缘设计,漏电保护动作电流≤30mA。在台阶、坡道等特殊区域增加地面投影标识系统,LED像素密度144点/m²,可视距离达50米。
这些特性使现代车站路灯不仅满足基本照明需求,更成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,兼具能源管理、信息交互和空间引导等多重功能。






